对联文化

说到对联,不止是在中国,在任何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、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都有着广泛的传承和影响。时至今日,对联文化早已深入每一个华人的心,并影响着所有崇拜汉文化和汉字的民族与个人。

对联,不仅仅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,更拥有着广泛的实际意义与作用。它不仅仅是文人墨客茶余饭后的消遣,也不仅仅是平头百姓附庸风雅的途径,而是有着深厚价值底蕴的文化自信与认同,是民族文化的精髓,是汉语言文字的独特艺术形式。

对联的独特性,在于其短小的句式,精炼的表达,以及朗朗上口的特点,广泛的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。它是一种高雅但不高冷,包容但不落俗,言简但意赅的独特文化传播形式。常被我们用来咏物,抒情,祝贺,以及赞美等。

对联文化,可以说是源远流长。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,经过无数代人的推陈出新,对联文化一次次的被推向了新的高度。那么,我们对于对联文化又有多少了解呢?他的起源、由来和发展又是怎样的呢?我们一起来揭晓答案。

01. 对联的起源

对联,是一种对仗的文学载体。一般认为,这种对语言文字平行对称的追求,与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有关。以阴阳二元的观念去把握事物,是古代中国人的思维方法。

《黄老帛书》描述:”天地之道,有左有右,有阴有阳。”《老子》第42章也说,“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”

阴阳二元是古人对宇宙万物的剖析与把握,是古人认识世界,解释世界的方法和基础。正所谓,阴阳变而万物生,古人愿意把任何事物都归于阴阳二元论。

而对仗文学,正是在这种思想影响和熏陶下出现的。格式的对仗,字数的对仗,词性的对仗,以及声调的对仗,都使得对仗文学深受古人的喜爱和推崇。事实上,对仗确实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完整的描述一件事物,譬如上问下答,上正下反,上缺下补,上浅下深,上物下情等

对仗不是对联,它只是一种对仗工整的词句,严格意义上说,只能算是一种对偶句。对文字语言对称性的追求应该出现在周代,甚至更早,但最早有记载的对偶句是出现在成书于春秋时期的《诗经》以及《论语》等著作。

《郑风·子衿》中的“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”《郑风·山有扶苏》中的“山有扶苏,隰有荷花”《论语·雍也》中的“乘肥马,衣轻裘”《论语·述而》中的“君子坦荡荡,小人常戚戚”等

以上所引,皆是对偶句。这一阶段称为对联的对偶阶段

由东汉开始兴起的辞赋,崇尚对偶,多由对偶句组成的文体被称为骈体文。这一时期的对偶句,对仗已相当工整但其中多有重字,声律对仗也未完全成熟。而且,骈体文对偶,喜用四六句式甚至是八十句式,也就是对仗喜用偶数。

以王勃的《滕王阁序》中的一段为例:“时维九月,序属三秋。潦水尽而寒潭清,烟光凝而暮山紫。俨骖騑于上路,访风景于崇阿。临帝子之长洲,得仙人之旧馆。层峦耸翠,上出重霄;飞阁流丹,下临无地。鹤汀凫渚,穷岛屿之萦回;桂殿兰宫,即冈峦之体势。”

文中对偶对仗工整,且四六句切换自如,大气磅礴,又抑扬顿挫。灵活运用排偶,画面感和气势都是扑面而来。这也是骈文的一大特质。这一阶段称为对联的骈偶阶段

直至唐代,随着律诗的正式形成,对联也发展到了第三个阶段,律偶阶段。这一时期的对联,主要是指五言、七言律诗中的第二、三句。由于律诗都是八句成诗,所以中间二联又被习惯性称为颔联和颈联。这两句要求对仗必须是句式、平仄、意思都要相对,且又是颔联和颈联,所以,真正意义上的对联在这个时候才开始出现。而随着唐代律诗的发展,对联也多被定格为五言或者七言的奇数对联。

02. 对联的发展

对联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,一是对联内容以及表现形式的发展,二是对的联用途和普及。

对联的表现形式,在唐之后,便有了极大的发展和丰富。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,也总会有每个时代的特色和烙印。有唐一代,五言、七言对联,无疑是最为活跃的创作形式,叫做律诗格调。

例如,杜甫《登高》中的名句,“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”,便是其中的代表。

而到了宋代,随着宋词的兴起,对联也被赋予了新的表达方式。即对联套用宋词的表达方式,即长短、字数都无硬性规定,可按词的格律进行对仗。这便形成了对联的词格调

而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,以及朝代的更迭,对联又逐渐形成了曲格调 、民歌格调 、.散文格调、戏文格调、成语格调、绕口格调、谜面格调以及骈文格调,连同前面的三种格调,形成了对联的十大艺术格调。

文化的传承,不会吐故纳新,而是不断地吸收着每一个时代的营养,而丰富着自己的内涵。时至今日,对联的表达形式已经没有时代的拘泥和束缚,反而兼有各家之长。也可以说,形成了新的格调,叫做白话格调,或者现代格调(自己起的名字)。

对联的内容,也在时代的进步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。根据内容不同,逐渐演变成了包括时令联(春联、中秋联等)、喜庆联(乔迁、嫁娶、祝寿等喜联)、挽联、名胜联、行业联(茶肆、酒馆等楹联)等大的类别。

而对联的用途基本上是与对联的内容相对应的,在一定的场合和时机,往往都是用途决定了内容的广度与宽度。用途与内容,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,再次不多做赘述

而说到对联的推广,我想大家都知道,春联的作用功不可没。根据史料记载,最早的春联始于五代,为后蜀末代皇帝孟昶(chǎng)所作。

《蜀梼杌》载:”蜀未归宋前一年岁除日,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,以其词非工,自命笔云:新年纳余庆,嘉节号长春。”

关于此事,还有另外一个巧合。宋太祖赵匡胤灭后蜀,派吕余庆去做成都(原是后蜀的都城)的地方长官,孟昶降宋之时,又正是宋太祖诞辰之日,钦定的“长春节”。真不知是孟昶未卜先知,还是真的巧合。总之,这有载的第一副春联既喜庆,又充满了神秘色彩。

然而,第一副春联的出现,虽在五代末期,北宋初年,但春联被普遍的运用于民间确实在明代。朱元璋这个人,虽说是一个文盲皇帝,但却也实实在在的为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做出了贡献。

在明之前,普通老百姓家是不挂春联的,而是挂“桃符”。用以驱灾避难,祈求吉祥。而朱元璋却不知道什么原因,就是不喜欢桃符。在一年除夕前突然传旨,金陵家家户户必须悬挂一副春联,并且还要检查。这大概就是一种附庸风雅吧。

明代陈云瞻《簪云楼杂话》中载:”春联之设,自明太祖始。帝都金陵,除夕前忽传旨: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,在帝微行时出现。”

由此,春联便正式走入了千万百姓家,从此,贴春联成了春节的必备仪式。而在当时,朱元璋还真的去沿街观赏点评了。但意外的是,有一户人家却没有及时挂上春联。上前询问,得知是一家阉猪的,还没来得及请人代写。于是,大明皇帝挥毫为这家人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春联。

“双手劈开生死路,一刀割断是非根”

随着春联的普及,对联文化也顺势走入了寻常百姓家。一直为文人墨客和世俗凡人所喜爱,并流传至今。

03. 对联的普遍要求

对联格律,概括起来,是六大要素,又叫”六相”,分叙如下:

1. 字数要相等。即上下联字数相等,如是长联,各短句字数也应相等。对联中应尽量避免“异位重字”和”同位重字”。

2. 词性相对。即实词对实词,虚词对虚词,名词对名词,动词对动词,不可混淆。

3. 结构相称。即句式结构要相对应,动宾结构就要与动宾结构相对,主谓结构就要与主谓结构相对。

4. 节奏相应。就是指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。

5. 平仄相谐。这是对联最大的难点,即上下联要平仄相谐,各自句内要平仄交替。

6. 内容相关。即是指对联的上下两部分要互相照应,相互之间有联系,而非独立的两个事物。这也是对联的关键。

此外,对联还有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,前人已经总结为顺口溜,请大家牢记:

一忌合掌二忌重,三忌失对欠平衡。 第四失替应留意,五为乱脚六孤平。 第七切记三平尾,八忌上重下边轻。 九忌初学用僻典,浅显易懂也求精。

合掌就是指上下联中,有近义词或者同义词连续使用,就叫合掌。譬如,上联出现传,下联再用送或者递就叫合掌。重复很好理解,就是指下联出现上联中用过的字或词。失对就是上下联的结构或者词性没有对应上。

失替则是指上下联单句中,没有交替使用平仄。乱脚的意思是,上下联没有遵循仄起平收的规则。孤平是指下联除最后一字为平外其余皆为仄,孤仄是指上联除了收尾为仄外,其余皆平。三平尾是指三平尾和三仄尾都不可取,乃是大忌。上重下轻是指,下联意境明显不如上联,造成了头重脚轻。譬如上联写沙场,下联写闺房,就是头重脚轻。最后是告诫初学者,要慎用典故,因为对联字数精炼,表达不清反而会失去意境,贻笑大方。

04. 对联切磋中,如何评价一副对联的好坏

首先,我们必须要承认,能够同时满足对联所有要求的对联,是好对联的开始。其次,就是要看上下联之间的关联度,如果毫无关联,这样的对联也就不能称之为对联了。最后,就是要看对联的心胸和气度,同等条件下,越是高瞻远瞩,大气磅礴的对联,肯定越是精品。

然而,这只是理想中的状态。那么现实的情况是什么呢?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水平参差不齐,很难同时满足对联所有的要求。往往是顾头不顾尾,顾平仄不能兼顾关联性,顾关联性不能兼顾意境,不一而足。

这个时候,如何评判一副对联的好坏呢?那就只能是根据对联的各大要素进行取舍了。譬如重复,如果只是重复虚词,那就比重复实词要好。再比如,孤平或者孤仄与三仄尾或者三平尾比,哪个比较好呢?不得不取舍的时候,我们就只能尽量回避三仄尾或者三平尾,因为这是大忌。

对联,最关键的意义在于对与联。如果一个下联与上联各方面都对仗整齐,但就是与上联毫无关系,那么,这就不能称为一个好联。在我看来,关联性与意境才是最重要的。除此之外,皆可有所取舍。当然,这只代表我的个人观点。

有很多时候,一个上联,明明有一个非常耳熟能详的下联,且关联意境双高,那么我们是该舍弃呢?还是运用呢?譬如,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我觉得,还是要把意境和关联放在第一位。

文化的发展,必然会被加注每一个时代的烙印与特色,对联文化当然也不例外。时至今日,早已不是古人言必知乎,答必者也的时代了我们也应该要为其注入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元素。规矩和条条框框可以有,也可以用,但却不该成为对联文化发展的侄俈。正如,律联传到宋朝,变成词联一样,我们现代也该拥有自己的白话联。只要意思连贯,境界高远,读起来朗朗上口,丢弃一些老祖宗的东西,也无不可。

(0)

相关推荐

  • 人与人交往,说话要讲究艺术性

    关于一个故事的思考 大概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。 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,有两个儿时玩伴先后去京城投奔他。虽说是玩伴,但一别数十载,见面也未必能认得出来。总是需要说一些当年的事情来佐证他们的关系。 第一个人见了朱元璋,就对他说,“我主万岁!当年臣随驾扫荡芦州府,打破罐州城,汤元帅在逃,拿住豆将军,红孩儿当关,多亏菜将军。”话说的委婉,但朱元璋还是依稀记起了当…

    美文百科 2023年11月8日
    740
  • 儿子的自信

    一进入高中,儿子的步履变得匆匆,总感觉时间不够用,更别奢望能够彼此说上半天话,感叹我们母子畅聊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。每天能拉上几句呱都显得弥足珍贵,我们一般是在午餐时和放晚自习回家那段时间沟通多些。 今天中午依旧是边吃边聊,我们聊到了自信这个话题,我指出了儿子其实很优秀,为什么就没有自信?于是,追根溯源,忆起了儿子小学那段灰暗的时光。 小学六年,儿子的成绩在班…

    美文百科 2023年10月25日
    630
  • 小茴香包子

    “包的小茴香包子,都回来吃吧!”这是妻子发在家庭群里的,呼唤孩子们到我家吃饭。 “好哒妈妈,回去吃,有我一个。”这是大女儿的回音。 “妈妈,我回不去,给我留两个!”这是小女儿的回信。 “妈妈,我回去吃。”这是儿子发的。 “回去”就是到我们家。 “爸,我钓了几条鱼给您送过去。”这是女婿给我发的。 ……,…… 这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。我们老两口的家里,几乎天天有孩…

    美文百科 2023年11月7日
    460
  • 古时候的一个笑话

    这是古时候的一个笑话,给人很深刻的启示。发来供大家鉴赏。 说的是,有一个破落地主的后代,小时候家庭很阔绰,但他贪玩没有好好学习,长大了也识不了几个字,因经常听到大人们一起吃饭谈话,受到熏陶。也能模仿着拽几句文,文绉绉几句。可就这么几句,帮他用了急。 他家破落到他时,原来的土地已经被别人耕种了;原来有座二层小楼,也已经拆了;曾经养了只老母猪一次下了五头猪仔,一…

    美文百科 2023年11月7日
    540
  • 爱情

    白日里无尽的喧嚣和浮躁终于远去了…… 夜的沉寂、安祥使人觉得无限宁静、温馨。 然而,此刻,我的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,脑海里诸多令人不快的影像连成了一片…… 前不久,我十分要好的、已经40多岁的朋友与其妻子永久的劳燕分飞了;昨天,一位刚结婚婚两三个月的熟人找到我,哭诉她耐不住那平庸无味的夫妻生活,表示不能再与他一起过下去了;我的一位邻居,时不时在半夜打响了二人…

    美文百科 2023年11月7日
    510

联系我们

400-800-8888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件:admin@example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